一個智者和一條豬一起出去旅行。
鎮上有一個孩子,不小心打破了碗,孩子的母親大聲吼叫:「笨豬!」。豬聽到嚇了一大跳,問智者:「那孩子是豬嗎」?智者說:「不是,那是一種形容詞,那孩子笨手笨腳的,才形容他是『笨豬』。」。豬困惑著。
突然,路邊攤子有一個父親,粗魯推著在旁睡覺的孩子,說:「起來!起來!你真是懶豬!」。豬聽到了,又嚇了一大跳,趕緊問智者說:「這個孩子也是豬嗎?」,智者又說:「當然不是,在人類的世界中,形容一個人實在很懶惰,我們就叫他『懶豬』。」。豬聽了之後仍然迷惑地看著智者。
冷不防的看到一個女人,在路旁狠狠甩了一個男人一巴掌,大聲叫罵著:「豬八戒。」,豬揉揉眼睛,仔細看了男人,又問道:「這男人也是豬的一種嗎?」,智者笑著說:「不是的,這男人因為好色,才會稱為『豬八戒』!」,豬疑惑問說:「為什麼你們人類罵人的時候都要用豬呢?」,智者回答:「因為人類是動物中最聰明的,豬比較笨,所以形容人笨的時候,用豬是最恰當的。」,他們繼續旅行。
他們來到一個叢林,不幸下起大雨,好在看到一個破屋,可惜上了鎖,智者從容的對豬說:「我現在要運用智慧將鎖打開。」,接著就從背包裡拿出細鐵絲,來回摸索著。
而豬就在門邊東張西望。
一段時間過去了,智者又拿出一根較粗的鐵絲,在門鎖裡用力攪動,另一隻手握著門把不停轉動,失去了先前的從容感。
而豬在房子的四周東張西望。
一個鐘頭過去,鐵絲斷了。智者很有學問的說:「根據推斷,這門鎖一定生鏽了,我有其他的辦法。」,然後就從背包裡拿出一把鋸子,在門把四周畫了個方形,對著線仔細地鋸。
豬,不見了。
好不容易智者打開了門鎖,面露得意之色,拍拍身上灰塵,笑容很快不見了!智者看見,豬躺在屋內一角,並悠閒對他說:「後門沒鎖。」。
乍看之下,是一個很令人玩味的故事,也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,最簡單的一個便是道出人千萬不要居高自傲,並且不要用自以為一貫的觀點去評斷事物。並且從豬的身上可以學到,山不轉路轉,路不轉人轉的學問。其實,這個故事裡,最要告訴我們的是「後設認知的解決歷程」!
看完這個故事,大多人會覺得其實笨的是智者,起初我也是!但實則不然。豬當然也顯現了他的智慧,但是智者也不愧為智者。所謂後設認知解決歷程,其實是將一個問題或事件,依其程序解決的策略,程序是問題、解決、調整、完成。
以智者來說,發現門上鎖而無法進入,為發現問題;先以細鐵絲解決;而後用粗鐵絲和鋸子做調整;而後成功進入。
這樣說來,似乎還是無法說明智者為何足以稱智。一般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
,往往使用到的是一般認知,就是我們對事物的普遍認識和理解,進而直接去解決問題,但是後設認知則不然,後設認知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、控制並支配的高一層認知,使用後設認知來解決問題,不僅利用到既有的知識經驗,並且從中比較,採其最適當者,考慮的因素更廣,包括個人能力、情境、目標等等,有計畫去執行,並且能隨時監控並修正自己的解決歷程,進而達到想要的目的。
雖然還是有人認為智者按部就班來解決看起來比較「笨」,但使用後設認知解決歷程來處理問題,不僅較為周全,透過評估也較能省時費力。豬的例子固然給我們一個省思,但是也包含了許多運氣,想要提高成功率,並且如期達到目標,智者顯然給了我們一個好的典範。
留言列表